捐赠信息:
  • 系统:100.00元
  • 匿名:20.00元
  • 匿名:500.00元
  • 苏宁易购俱乐部:100000.00元
更多捐赠项目
微信公众平台
网站首页 > 老龄新闻
对广场舞大妈少点“恶意”吧
  • 来源:本站
  • 发布时间:2014-07-17
  • 您是第 位浏览者


    最近,霸气的广场舞大妈再度成为了全民热议的新闻主角:在徐州云龙湖珠山景区,每晚七点半都会准时出现一群由上万人组成的“暴走族”,他们以中老年人居多,成员以前大都是广场舞大妈。据媒体报道,这些大妈每天着装统一、步伐一致,放着昂扬的广场舞音乐,将景区周边道路占得满满当当。由于暴走族们经常占用机动车道,干扰正常交通,有不少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对暴走进行规范。

    在一些自诩精英阶层的人眼中,广场舞大妈们重新回归舆论视线,似乎是一件很欢乐的事。与以往一样,“大妈暴走团”的新闻和图片,照例为微博网友们带来了很多段子和笑声。围观网络上的那些恶搞和调侃,我们不难感受到很多人对广场舞大妈群体的某种“恶意”。然而,在网络狂欢之后,如果我们能正儿八经地思考大妈群体背后的一些问题,或许会发现网络上的那些嘲笑有些不合时宜。

  回想公共舆论关于广场舞大妈的讨论,不难给她们画一个群像:她们没有高雅的情趣,喜欢的曲目以《最炫民族风》等所谓的“网络神曲”为主;她们缺乏尊重他人的权利边界意识,将自己的休闲需求凌驾于周边居民的休息权之上;她们普遍素质不高,不仅会与其他广场舞团体比拼音量,而且还动辄与反对广场舞的人展开“骂战”;她们无视有关部门的调解,消停不了几天又会继续扰民……

  当舆论给广场舞大妈群体贴满了各式各样的负面标签,这个群体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确实“被妖魔化”了。在一组网络流传甚广的漫画中,广场舞大妈们就被创作者画成了“植物大战僵尸”的造型。有这种负面评价为基础,当新闻报道称有些小区的居民用泼粪、放藏獒、鸣枪恐吓、射弹弓、高音炮还击等方式“报复”广场舞大妈时,网络上几乎是一片“赞”声,仿佛有人“替天行道”了一般。

  毋庸讳言,很多地方都存在广场舞噪音扰民的问题,有一些广场舞大妈的行为也确实比较过分。但我在与小区公园几位跳广场舞的老人交谈之后得知,在参与广场舞的那些人中,有两个很常见的群体,一个是子女不在身边的城市老人,一个是从到城里来帮子女带小孩的乡下老人。他们其实很清楚广场舞招人厌,但这对于他们来说,既是一种几乎零成本的休闲活动,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活动。

  当年轻人可以用微博、微信、游戏、美剧等打发时间时,很多中老年人的生活其实已经进入一种非常单调的模式。将跳广场舞作为一项重要日常活动,能迫使这些他们动动腿脚扭扭腰,更能让他们在一种半组织化的集体活动中获得一种参与的快乐,并且维持与一帮老友的社交联系。此前有不少人建议广场舞大妈们换一些更高雅的休闲方式,但现实是这些大妈们或许原本就离“高雅”比较遥远。

  更何况,从在小区和公园里跳广场舞,到去景区和道路边暴走,原本也算是某种微调和改良,但最终从舆论那里收获的依然是嘲笑和吐槽啊。在审视广场舞大妈群体时,舆论或许应该将实现从这些大妈身上移开,转而聚焦广场舞现象背后的真问题——中国目平均每10万人的运动场地数量只有65.8个,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都在200个以上。进而言之,广场舞扰民的问题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素质问题,而是牵涉到城市规划是否合理、城乡发展二元割据等“老大难”问题。

  如今我们总是不断听到舆论对广场舞大妈的调侃和抱怨,但基本没有看到政府部门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方案。生活在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,而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国家,那些嘲笑广场舞大妈的“精英群体”们是否想过,大妈们今日面临的问题,很可能正是自己将来也要面临、甚至可能更糟的困境?单从这一点来说,公众和舆论或许有必要对广场舞大妈们少一些“恶意”,多几分理解。


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025-85310355 康复咨询电话:0519-83991566 投诉热线:025-84576419 电子邮箱:lei@lnkf.org.cn
  • 合作:lei@lnkf.org.cn
  • 主办: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
  • 我们的媒体平台        

Copyright © 1998 -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

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康复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62855号-2